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双穿,我的美女,我的帝国 > 第103章 南洋侠盗之士(3/4)
和火枪打包带走,同时放下一大堆米粮,甚至留下一封“儒雅”的信笺:

    “君子不绝人生路,余粮赠尔,望珍重。”

    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让西洋人迷惑不解,但对大夏人来说,这不过是宗族文化的延续。海盗虽流浪海上,但仍以家乡的价值观为核心,无论行事多么残酷,总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乎家规的解释。

    私掠海盗间的联系,远比西洋人想象的复杂。

    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海盗团伙,更是以同乡同宗为基础建立的网络。

    来自同一村落或宗族的私掠者,无论航行多远,都会在异地找到同伴的庇护。

    “水深火热处,必有同袍助。”

    这是大夏私掠者间流传的一句老话。

    无论是遇到朝廷的巡海舰队还是西洋人的火船,海盗们总能迅速在暗中建立联系,从家乡的宗族延伸到海上的盟友。

    他们之间的信任,比金银更牢靠,比刀枪更可靠。

    这种血脉与地缘的纽带,成为他们在海上风暴中生存的重要保障。

    而每当一艘商船出现在视野中,私掠者们喊出的口号,往往让西洋人胆战心惊:

    “替家乡争气,替祖宗挣脸!”

    他们的每一次劫掠,不仅是对财富的追逐,也是对宗族荣耀的延续。

    正是这种深厚的宗族文化,也让他们无法摆脱大夏皇帝刘鹭的掌控。

    刘鹭敏锐地看透了私掠者的根基所在——

    “他们的命,不在他们的船上,而在家乡的祠堂里。”

    刘鹭毫不犹豫地利用这一点,对私掠者施行铁腕政策。

    一旦某个海盗触碰了皇家商船或朝贡国的利益,他不需要追踪海盗本身,而是直接派兵直捣其家族的祠堂,将族谱烧毁,将宗族产业没收。

    对于这些视家乡与祖宗为生命的海盗来说,这是最沉重的打击。

    这种政策不仅有效削弱了海盗的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南洋的秩序。

    被压制的私掠者,逐渐学会了在“规矩”内生存。

    他们不敢抢朝廷的船,只敢抢西洋人。

    甚至在某些时候,他们会主动帮助朝廷巡逻,打击那些触碰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