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阵退缩之辈,焉敢上疆场?”

    “北渊素来与我大祁交好,我们若贸然出兵,总需要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大祁天威所至,这就是理由!”

    “不能战!”

    “必须战!”

    “还是要以和为贵啊!”

    “早日灭了北渊,一统天下,我大祁国力必将空前绝后!”

    ……

    柳聿臣听着这些议论,一言不发。

    虽然今日众臣已提起许多政事,这两人再议论是否征讨北渊已不显得刻意。

    但他还是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只有陛下和他知道,北渊派遣了暗探刺驾,这两人不可能知道。

    或许只是偶然提起。

    主战,还是主和?

    陛下心中早有圣裁。

    宁玄礼眼底波澜不惊,轻描淡写的语气,他却未置可否,“众卿争执不下,难有决断,今日便写奏疏呈上,一齐送进养心殿。”

    “臣遵旨——”

    “臣遵旨——”

    今日早朝过后,众臣递上奏疏。

    主和,主战,各占一半。

    萧参知毫无意外的主张和平,理由也无非是那几个,出师无名,唯恐战败,损兵折将,粮草军饷。

    但这主和派之中,

    所呈上的理由,不外乎都是这几个。

    显然是萧家领头呈上主和书,身后就有跟着的。

    养心殿传出消息。

    陛下龙颜不悦,其中缘由不甚清楚,养心殿的宫人们都被安排着跑去树底下粘知了,怕是知了太吵,犯了陛下龙兴。

    近些时日以来,

    朝中众臣争执不休,主和还是主战,始终难分高下。

    随后,大理寺卿柳聿臣提出主战。

    都知道柳大人近来颇得陛下倚重,柳大人的意思,或许就是圣意,因而有不少人又跳到了主战派。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也无实据。

    不过眼见着主战派的势力越来越大,萧家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萧参知屡次联名上书,

    呈请陛下主和,字字恳切,看似要为大祁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