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是顶着性命之忧拼杀出来的,不是演武场上的操练所能比拟。

    更何况,行军打仗讲究得不只是武功。

    所以,他才选择了赵玄祐。

    “殿下若是歇好了,臣就开始讲课了。”

    “讲呗。”

    赵岐因为赵玄祐的激将法起了习武的决心,但对四书五经依旧没什么兴趣。

    此刻赵玄祐离开了,他整个人都无精打采起来。

    院里空出来的屋子已经收拾出来了,一张书案拱裴拓使用,一张书案供赵岐使用。

    裴拓本来挑选了些士子写的文章拿来与赵岐赏析,见他这般,于是改讲《诗经》。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赵岐撇了撇嘴,一副想笑的模样。

    想想他的皇兄皇姐们,兄弟情,在权势和利益跟前,真有这东西吗?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裴拓的声音很好听,玉萦在赶来行宫的路上第一次听到时,未见其人,便已被他的声音吸引。

    此刻她在厨房收拾,听着裴拓读诗的声音,又忍不住分心。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玉萦走出厨房,见房间的窗户开着,透过薄薄的窗纱,见裴拓拿着书讲得认真,赵岐却是哈欠连天,根本不听。

    “殿下以为这一首如何?”

    “不怎么样?我怀疑写诗的人,根本就没有兄弟。”

    “兄弟同处一屋之下,矛盾自是难免,但平时打得再狠,一旦有外敌袭来,依然会同仇敌忾。”

    “你确定?你有兄弟吗?”

    裴拓道:“臣是独子,没有兄弟。”

    “哼。”赵岐冷笑,“那你说啥,你一个没有兄弟的人在这里跟我讲解兄弟情,纸上谈兵,谁爱听谁听。”

    裴拓不为所动,依旧闻声道:“每个人的见识都有限,所以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从自己的身上看得不全、不透,读史书可以从别人的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

    赵岐吐了吐舌头,显然没听进去。

    裴拓道:“这首诗一章发端,讲的是兄弟之常,感慨的是不尽之意,或许殿下此刻未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