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来了一辆军绿色卡车。
车上下来的果然是周爱民。
“小许同志,咱们又见面啦。”
“稀客啊,怎么忽然就过来了?”
许灼停下军马骡车,连忙迎上去。
周爱民无奈咂嘴道:“刚刚打电话来你们村里,让人传话,结果你不在。我不知道这事,来都来了。主要是今天事情有点凑巧,我要去你们镇上办事。结果市里面几个公社给了我薯片瓜子的采购单,我一看顺路。”
“诶,那可真捉急了,单子不急吧?”
“你看看——”
周爱民笑了笑,拿过来一张纸。
这当然不是正式合同,只是一张相关内容的纸。
上面写了那个供销社需要多少薯片,那个供销社需要多少瓜子。
零零总总五个,加在一起的数量达到了两千多斤。
其实许灼现在每天往街上炒货铺,给梁大晓的货,还有一个是今天去镇上刚和宋朱梅达成的每天稳定供货协议,即便这样每天还能有几十斤剩下来。
上次大单子之后,这些天也积累了三百斤左右的余量。
可这三百斤的余量,在这两千斤的大单子前根本不够看。
因为每天梁大晓这里也好,许灼从国营饭店、街上收来的土豆也罢,数量都比较有限,加上组员这么多,速度也比较固定,产量上不去。
“这样好了,这里库存的都给你,你来分配。”
“不过这样的话,我需要咱们给合同,或者长期合同。”
“有长期合同的情况下,你得给我这里一定押金。”
长期合同肯定不能按一次性合同的分期结算。
通常都是签个半年或者一年,然后合同结束以后结算,或者合同开始前结清,亦或者就是一个月结算一次这么来。
周爱民接触过这些,但他手里有的合同都不完善。
他知道,许灼这里是比较有想法的,于是问了问。
两人之间就实际问题进行了解决性探讨,而非扯皮。
双方都会有合同上的疑惑,双方给出解决方法。
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想办法来排除。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