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边朝下看着,指指点点,全为民也在这。
他凑过去往下看,只见下面果然有有三根黑乎乎的木头。
每一根都有一人半合抱粗,大得夸张。
“小许来了啊,过来过来。”
全为民眼角扫到了故意藏在他斜后方眼光死角里的许灼,看出了他偷看偷听的心思,一句话众人就让开路,拉着许灼来到全为民身边。
“小许你看着三根木头怎么办。”
许灼以为他说的是弄上来。
这年头没有起重机,就算有也很难入村。
所以只能靠人力了。
问题是,这东西一根长十二米左右,直径零点四米。
按照体积计算,和阴沉木零点九左右的密度计算……
这一根要好几吨。
其实也不用这么算,因为阴沉木密度是气干状态。
眼下刚出水,这东西沉水,密度肯定是大过一的。
就按照水的密度来算,这一根都有至少三吨。
在没有浮力的作用下,靠人力把这三根东西拉上岸。
岸边和河床是垂直的,拉淤泥都得用木板搭斜坡拖拽。
那都费力,何况是三根加起来超过十吨的木头。
许灼想了想道:“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在这里旁边,堆麻袋,铸造一个堤坝,和东口堤坝把这里围成一个池塘,里面放水。放水前,把木头拴上绳子,然后借着水位升高和水浮力,把这东西拉上岸。另一个是弄几条水泥小船来,那东西一条载重一吨多。同样体积的乌篷船只有五百多公斤,而且木头做的不耐压。把船放下去后,把木头放到船上,再放水,这么一来让船驮着木头浮起。”
主要还是这里没加宽,可以容纳船的长度很有限。
虽然第二个方法是曹冲称象,看着很可行。
但现实实施难度太高。
一个是因为现在干河,水泥船怎么弄来,怎么放下去?
另一个是放下去后,还是要人把木头拨到船上。
第一个方法瞧着吃力,事实上只要堤坝筑得足够高,让水位升得足够高,最好与岸边齐平,那几个人使力气一同拉上来,轻轻松松。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