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281章 老子现在面子这么大?(2/4)
获。

    尽管过程有点坎坷,结果终究是好的。

    回去路上许若谷不解道:“村民剥两分钱一斤,这里就算一小时能打二十五斤花生,你给五毛钱也不合算啊。”

    村民剥出来的,是论花生算秤重。

    这里却是按照投入花生量算秤重。

    五毛钱给村民,就是能剥二十五斤花生,算上壳就不止这么多了。

    在一个,村民那么多,哪怕十个同时开工,一小时都不止出二十五斤。

    不论怎么看,靠着回米机来打壳,都不合算。

    “我倒是宁愿把这个钱给村里人赚。”她道。

    许灼摇摇头,抬起一只胳膊,搂着许若谷往前走。

    “小许啊,这笔账不是这么算的,你看看啊。”

    “首先呢,人力剥壳,虽然很好,可不能作为主流。”

    “因为对于大妈们来说,这是副业,不能妨碍他们择菜烧饭带孩子。”

    “其二,一旦农忙开始,你觉得谁会来管你两分钱的事?”

    “生产组已经形成了流水线制度。”

    “这个制度是为了产品生产效率、生产品质稳定而开发的。”

    “人工很不稳定,只能做锦上添花的可选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你看回米机,一口气就能把花生米回出来了,对不对?”

    “你让十个人剥壳,一一收取,这不要时间?”

    “时间成本这笔账你没算。”

    “现在零食花生生产线已经开启,其余人都在等着,就等原料来了。”

    “你看看,原料要等到什么时候?”

    “有个机器来,一下就能出料,整条线也才能立马流通起来。”

    “五毛钱一个小时,就算它只能出二十斤花生,我都不亏。”

    “更何况,我们这里本就产粮大,人多,需要回米的人不少。”

    “这用回米机,是仅次于两点五匹最大功率的民用型了。”

    “一个小时我估计,可以打三十斤。”

    在许灼好一番分析下,许若谷才明白自己的思维,停留在“小农经济”和“小作坊”阶段,不适合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