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393章 都姓许,感觉挺难办(1/3)
    订报纸要钱的,城里人可能不缺钱,可易城五分之四的土地是乡下啊。

    在这样的环境下,毋庸置疑来发展广播媒体,形成宣传途径才更合适。

    如果这条路走得通,那么易城接下来的发展重心,将是电台和村广播站建设,以此打通传播环节,这是构建精神文明的大前提。

    许灼听完却直摇头。

    “小许,你是觉得这路子很难走,还是说这精神文明建设不该先行?”

    “我是觉得易城吧……唉……怎么说呢,不该搞精神文明建设的,虽然真的要搞,我比谁都支持,因为这对我有利。”

    “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思路。”

    伏冬道:“我插一嘴,小许同志,你不介意吧?”

    “你能叫我许同志吗?”许灼无语道。

    “不行,我感觉像是在叫我自己,你叫我老许同志就行。”

    “不行,我感觉像是在叫我爹——你叫我阿桃吧。”

    “阿桃,我是说,其实上面很看重精神文明建设。我先抒发一下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对的,阿桃你再指正。”

    “指正不敢,大家各抒己见,你请说。”

    “你可以喊我笔名,叫我伏冬就行。”

    “你比我痴长几岁,我姑且喊一声伏冬老哥吧,你不用不好意思。”

    “呃……”伏冬总觉得这话有哪里不对,好像又没什么不对。

    他应了声,便开始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改开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本质上分两层。第一层,是改开之后,资本进入市场,很多事情解禁,必会引起高速发展。人民会在短期内积累财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怕大量资本冲击下,人民容易遭受腐蚀。所以一定要正本清源,不可动摇我华夏百姓朴素朴实的根本。这点,从源头抓起。阿桃,你觉得这个方向有无问题?有问题可以直说。”

    “没问题,非常对,我双手三脚赞成。”

    简单来说,上层也知道一旦开放会是什么鸟样。

    甚至,上头很清楚基层的辛苦。

    一旦这层辛苦受到巨额财富的冲击,到时会不会大势所趋,民众都要走资本主义的路,而且是一边喊着红色口号,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