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节目通古今,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 第205章 屈原的格局!《天问》对“天问一号”!(1/5)
    如果说离骚是一篇辞藻华丽的史诗,那么天问就是楚辞中一篇真正的“奇”文。

    天问的奇不仅体现在它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更体现在它的构思和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上。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其奇绝的内容,充分展示了屈原惊人的艺术才华和他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屈原的念诵声还在继续,他的眼中充满了疑惑和探究。

    惝恍迷离的文句,疑问的语气,却偏偏在他的口中被钜制成了一篇传世的问卷。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在屈原充满感情的语气当中,天问来到了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屈原的语速放缓,问的全都是传说当中的怪事、大事,先人存亡兴废之端,上古神奇鬼怪之说。

    他的目光幽深,抬头看向天穹,仿佛要将看向这天际的尽头。

    他需要得到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这一段翻译过来,就是问:

    上天既降天命于殷,为何不再劝戒明白?纣王既已统治天下,为何又被他人取代?

    初把伊尹视作小臣,后来用作辅政宰相。为何最终上追成汤,受到尊敬宗庙配享?

    【小科普: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己姓,伊氏,名挚】

    【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划重点,后面要写的)】

    【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商朝建立后,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

    【伊尹积极整顿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