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蛋向屯口的方向赶去。其他听到声音的村民也开始走出来加入购物队伍,准备购买需要的东西。
“成远,你听到外面的喊话了吗?” 辛琇晶一边忙活饭菜,一边询问。“听到了,我们去看看。如今居然还有人上门售卖货物,真不怕遭抓吗?” 薛成远回答着,与妻子一同向外面走去。尽管锅中的菜肴才刚刚煮热,水位高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你这三年都没有光顾我们的村,今天怎么又不怕来了?” 见到挑担者的队长问起。“不担心路上被人举报,说不准人财都会丢吗?” “王队长,久别重逢了!”货郎放下肩上沉重的担子,取下脖颈上的手帕擦拭着额头因寒冷而渗出的汗珠。虽然正值农历一月,外界温度已降至零下数十度,但这名男子的身体却因长时间负重行走而不时冒出热气。
“我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领导下达任务,要求更好地服务山屯乡亲,还指示供销社定期上山采购商品。”
“你也明白,供销社那些人向来懒惰得很,宁愿坐在那儿不动,别说上山了,连挪步都不乐意。”
“鉴于这些人不愿行动,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理由是我们人手少无法频繁出行,并请上级考虑是否可以由我们负责这件事。”
“得到县里的同意后,我现在不再领国家薪酬,但这不影响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旁边站着的薛成远听了货郎这话微微一笑。
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其实现在的行为仍带有投机取巧的味道。
只是这样的情况没有被人举报或关注,服务群众的事实确实存在。
货郎每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售卖物品,赚的是些微不足道的钱财,有时候甚至不盈利。“不错嘛,这次又带了什么货物?让我看看。”
老队长走上前来打招呼:“不用购物票吧?即使要有票,我也未必能买得起。”“不需要票据,我挑东西上山从不让顾客出示购物券的。”
没多久,货郎被众人围住,大家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打开箱子。“有针线吗?”
“有的,这些都是常带的东西,反正每次都卖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