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你们两人上大学走了,咱们公社可就有了两位难得的人才!”
想到如此杰出的年轻人即将离开这片曾经给予他们庇护的土地,即便知道是为了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老队长的心中仍是充满不舍。
但这毕竟是上大学,不是普通的工作。那些大学毕业生他有所耳闻,据说很多从吉春读了两年书后,到了县里都能一步登天坐上主任的位置,甚至直接步入仕途。既然如此,更不应耽误像薛成远和辛琇晶这样有着伟大理想的年轻人了。
“对了,成远,你们具体去什么地方上学,什么时候动身?我要提前做好准备,给你们饯行。”老队长询问道。
“我们打算去四九城读大学,具体的出发时间可能是在明年的春天或者秋初,具体待定。” 薛成远回应。
“好的好的,还有些日子呢,不急。我这就记下来‘四九城大学’这个名字,找个机会再了解了解这所学校的情况。虽然我不太清楚它和其他院校有何不同之处,但想来既然是京师所在,必定是个不错的地方。”
随后,两人又交流了一会儿,关于后续如何将他们的代课工作顺利交给郑桐与蒋碧云等事情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老队长毫无异议,毕竟有人能接着教导孩子们,这让他心怀感激,哪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不久之后,郑桐与蒋碧云迅速进入了状态,不到半个月便已上手教学。
郑桐来自书香门第,地理与历史尤为擅长,因此增加了这两个课程,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
“成远,你忙吗?”
有一天,薛成远在外边围着院子里的鸡鸭,时不时抬头与天空中飞过的鸟儿打着招呼并抛洒一些食物。这时,鲁定走到院子外询问道。
“鲁叔,您请进屋来吧,不要在外边站。”
“成远,我听说你要走了?要去四九城上大学吗?”鲁定直截了当地问道。
“你怎么知道这事?我可没有向其他人透露过!”薛成远疑惑地回应。
“老队长去山脚下打探消息时顺便打听了一下,那天我恰好下山去县里采购,两人聊天间听闻了一些。”鲁定解释道。
“虽未提名字,但符合条件且有资格前往四九城大学深造的,在王家屯也就你和辛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