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不去那真是太可惜了。”
杨凤兰一脸惋惜地摇头,“我昨天去县里,看到隔壁村的人,在山上找到一株可大的灵芝,卖了三十两银子!
“我就想,我们也可以去山上碰碰运气,若也能找到灵芝,卖它个几十两银子,这几年就不愁吃喝了,而且,你也能为自己攒下一份丰厚的嫁妆。”
沈玉:……
这么一说,好心动。
杨凤兰:“今年天干,麦子收成肯定不好,下半年的稻子和大豆,都不知道能不能种下去。趁着山还是青的,咱们尽可能去挖点值钱的。
“你自己攒点钱,几个月后离开周家,也能过上好日子,娘家也不敢嫌弃你。小玉,咱们女人,有了钱,也就有了底气。”
沈玉:更心动了。
“你就陪我一起去呗,也好有个伴,咱们早去早回,景义那么大个人,一个人在家没问题的。”
“行吧。”沈玉假装勉强地答应。
吃完饭,杨凤兰在厨房给周景义热药,沈玉端饭喂他。
周景义腿伤严重,一动就疼,除了内急时不得不起来,别的时间都是躺着——坐起来也费劲,躺着还能让媳妇喂饭,幸福。
服侍完病人,婆媳俩锁了门,一人背个背篓就往后山去。
在村子里看,周边的山上都是绿色,走上山才清楚地感受到,绿色只是表面。
去年冬天就枯萎的草木,春末了,都还抽不出新芽,依旧是干枯的。
远远看着绿的,是常绿树和一些坚强的树种。
山里倒是不算干燥,只是不复往日的生机。
后山到处都是走过的痕迹,村里人多在这一片打柴、找野菜,能吃的能用的基本被采光。
杨凤兰只能带着沈玉翻过后山,再走远一点。
杨凤兰捡了根细长的木棍,一边走,一边拍打着周围的草,以防突然有大辣条蹿出来。
起初偶尔还能看到几个上山的,渐渐地,林子越来越密,周围只剩虫鸣鸟叫。
凉悠悠的,倒是舒服。
走在树林里,杨凤兰的目光就跟长了翅膀一般,到处飞。
看什么草都像野菜和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