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系统,力量也比以前更强,感觉自己甚至能评个三四级厨师。
这一天,正在轧钢厂后厨工作的他,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消息:
“各位工友们,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的号召,我们即将开展等级评定,所有工种均可报名,通过考试确定等级……”
其实之前早有风声,大家都对自己水平心中有数。
不过,正式公告一发布,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很多人都在盘算着自己是否值得参加这次评定,毕竟每个等级之间的工资差距可不小,足足12元。
此时,轧钢厂共有约2000名员工,只有两个食堂。
作为国家重点企业,它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
何傻柱估计,将来工厂可能会扩建至万人规模,到时候食堂也会再增加三个。
评定等级的通知公布后,大家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每个人都希望定级能高一些。
然而,规则严格,不允许胡乱申请,各车间主任也会严格把关。
考试定在周六,也就是还有三天的时间,所有工人都开始找关系,希望能提高评级。
不久后,考核日如期而至。
易忠海虽然曾是钳工大师傅,但看了八级工的考核内容后感到有些吃力,所以报了七级工。
当时北方的支援尚未到来,人才培养还处于构想阶段。
八级工极为罕见,七级工也屈指可数。
考核当天,车间负责人开始点名,从一级工开始逐级考核,工人进入考场领取任务,依次进行加工。
经过一整天的紧张考核,轧钢厂两千多人中,只有不到一百人未能通过考核,被定为学徒工,月薪仅为155元。
四合院的居民中,易忠海顺利通过了七级工的考核,贾东旭考上了一级工,刘海忠获得了六级锻工的资格,李东健被评为四级工。
大多数邻里都通过了自己申报的级别,即使有个别未通过的,也不必担心,因为每半年就有一次重新报名的机会。
而在何傻柱这边,考核由他的师父吴宣和丰泽园的主厨主持,其他评委则来自轧钢厂的领导层。
厨艺考核不仅仅考察烹饪技能,刀工同样重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