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更多的是会觉得自己是数学家,而不是材料学家。
学说谁都能提出来,但是去验证学科,那就需要更多的能力了。
很快,郭浩确定了自己下一个目标。
在自己的材料大模型体系之下,做出一种性能足够优异的新材料出来!
确定了目标。
郭浩开始搭设框架。
按照自己的模板,需要什么性质的材料,可以将期望的材料数值输入材料模板之中。
当然,情况会稍微更复杂一些。
这是大数据模板,并不是什么万能许愿机。
更关键的是,自己并不是真正有了这么个模板,各种材料的模型还有数据,自己也几乎是一无所有。
这玩意儿,明显不是自己能够奢望的。
郭浩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之中露出迟疑。
很快,郭浩突然想到了一种东西。
郭浩眼前一亮,他缓缓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名词。
超导体。
超导体又称为超导材料,指在某一温度以下,兼具绝对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两个独立特性的超级导体。超导体的电阻为绝对的零,即电阻完全消失。
超导体完全进入超导状态之后,会将外磁场完全排出体外,即相当抗磁体积达到最大为100,抗磁磁化率为-1。
这种材料发现的很早大约1911年,人们就发现通过测量汞在低温下的导电行为,发现其电阻在42 k以下消失,呈现了超导状态。
目前人类对于超导材料的研究很多。
大部分都是需要某种材料在高温高压,或者极低温度的情况之下,让一些材料具有超导性质。
关于超导材料,目前网上的数据有很多。
而且都是一些比较精巧的数据,因为本质上,超导材料就是实验室产物,实际使用之中,本质上也很困难,所以,数据也是很全面的。
不像是其他的很多材料,因为使用场景,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材料模型本身也不全面。
超导材料这种更贴近实验室产物的东西……
想到这儿,郭浩眼神之中露出兴奋的神色。
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