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 第143章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2/3)
织南京过来的人观审,要通过公审大会让他们知道我们红军是干什么的,到底是不是国府宣传的那样的土匪,另外诉苦大会和白毛女的剧也都要组织起来才行”。

    人心都是肉长的,南京救出来的溃兵绝大部分也都是穷苦出身,城里逃出来的市民们也大多都是挣扎在底层的普通人,相信我军这一套政工组合拳打下来,他们不会分不出红军和国军在本质上的区别。

    廖春华思考片刻后迟疑着确认问道:“倭寇当真会大举西进?国军当真会挡不住撤退吗?”

    “我也不敢说百分百断定,不过依我的判断这是大概率的事情”,赵骥不想把话说死,免得显得自己太过于先知先觉了。

    廖春华始终还是担心清除返乡团会破坏一致抗日的大局,但要是大别山真的如赵骥所说会变成敌后的话,那政治上的压力就小得多了。

    他如今已经对赵骥的军事判断有了绝对的信任,加上安置工作实在不能再拖了,他定了定心情直接拍板决定说:“赵骥同志的意见非常有道理,那我们就这么办,否则再拖下去就真的只能一起等死了”。

    “不过我们第一步的工作必须暂时控制在没有国军驻扎的深山区域,凡是有国军驻扎的地区一律放到第二步再开展工作”。

    “好,我同意”,赵骥和杜斌彬一齐表示赞同。

    说干就干,三支队的三个步兵团立即分头行动起来,返乡团那点实力也就能欺负欺负老百姓,在三支队的面前完全不够看。

    返乡团的驻地都是明摆着的,连侦察都不需要,三个步兵团很快就按照划定的分工区域逐村逐乡地挨个点名、四面包围、喊话劝降。

    返乡团在三支队的轻重机枪和速射炮、迫击炮面前完全生不出丝毫反抗的心思,大多数都选择了乖乖缴械等待受审,极少数死扛到底的,也都在战士们熟练的步炮协同下瞬间土崩瓦解。

    本来红军对待地主武装的斗争原则向来都是“除其首、宽其众”,但一番审理下来才发现大别山的返乡团里基本就没有手头不沾血的,全是畜牲!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在这一点上,三支队的三人班子意见高度统一,先公审,审完之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红军又不是什么一味卖好之辈,不然何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