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随着倭军开始朝钟祥、应山、信阳三地集结,它们的战役企图再也无法隐藏,各类情报也迅速汇集到了独立师的指挥部。
“倭寇这是盯上平汉铁路以西的国军汤恩伯、张自忠两部了”,铁军长指着地图上的随县、枣阳地区,“它们的战役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想扩大防御纵深,解除国军对铁路线的西面威胁。”
铁军长的判断非常准确,因为历史上倭寇的确在攻占武汉约半年多时间以后发动了随枣战役。
“我们应该在倭军与国军部队交火后,趁机往信阳至孝感一线发起攻击,从背后牵制它们,帮助国军分担压力,同时破袭平汉铁路切断它们的运输线”。
铁军长说完后看向赵骥,想听听这位堪称对倭战功第一的年轻名将的意见。
赵骥捏着下巴思考半天,然后才开口说道:“我倒是和军长有点不同意见”。
“我们应该把主要兵力用于山区东南方向的潜山、太湖(安徽太湖县,不是江苏那个太湖)、宿松、黄梅一线”,赵骥解释分析说,“倭军主力既然往西去了,我们不如干脆给它来个反其道而行之,趁机把山麓东南地区的分散留守之敌给吃掉,进一步扩大根据地范围”。
“这招就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铁军长听后陷入沉思,好一阵后才吁了口气说:“这倒的确是步妙棋,只不过你这只能算是战役层面的出其不意,从大的战略态势上却是得不偿失”。
“因为有国军汤恩伯和张自忠两部在西线的存在,武汉倭军才不得不分兵同时防备平汉铁路东西两个方向,一旦西线国军失利后撤,武汉倭军以后就可以集中力量专心对付我们一家,到时候我们的压力可就大了”。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坐视西线国军战败后撤”。
在铁军长看来,国军自开战以来就从没在正面战场上扛住过倭军的进攻,差别只不过是能对倭寇造成多大的伤亡而已,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可作为穿越者的赵骥却知道,这次随枣战役的获胜方是国军,他们不仅挡住了倭寇的进攻,迫使对方最终退回到出发集结地,甚至还用两万五千人的代价造成了倭军一万三千人的巨大伤亡。
“军长,我是这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