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处是,早点确定未来的路,就能早点开始前进,并且有了“筑基灵物”,便等同于在茫茫的寻道路上找到了“灯塔”,只要按照灯塔的指示,前进速率肯定比自己在混沌中摸索轻松。
至于坏处,那也不少。
首先,筑基灵物终究属于外物,既如此,就不可避免的导致,有身份、有背景的年轻人,总是更容易出人头地。
毕竟他们有家族、有长辈为其筹备筑基灵物,而且是不会差的筑基灵物。
长此以往,阶级固化不可避免。
事实上。
如今的三千道州,早就进入到了可怕的阶级固化后期阶段,近些年来与罪洲的大战愈发激烈,恐怕也有向外转移矛盾的想法在。
其次,早早选定筑基灵物,确定主修大道,也不可避免的抹杀了修行者的灵活性。
筑基出了问题,筑基灵物太差,必然会影响一辈子,很难找到补救之法。
筑基之后,便是【道种】。
道种境,更为有趣,在这一境界,修士需要在识海中凝结出一枚道种,这枚道种,是修行者对某一大道的理解,可能只是一条大道的道意,也可能是一条下位法则,甚至可能是一条上位法则。
此阶段凝结出的道种越强、越饱满,修行者后续的潜力便越大。
在秦逸看来,道种境,其实可以和现实世界的山海境、封侯境比拟,本质上,就是凝结道枝的过程。
只不过,此界的道枝初始形态,是一颗种子,故称为道种。
道种之上,称为【合道】。
合道境,分为两个小境界,具体来说,就是【熟悉一种大道之理】、【掌控一种大道之理】。
这个境界,跨度也极大,将合道境修炼到极致,便能媲美现实世界的半圣了。
而在合道之后,还有“祭道境”!
祭道境,顾名思义,需要修行者祭炼掉一种大道之理。
当然,若是强者,也可能祭炼掉数条大道之理,甚至祭炼掉一整条大道。
祭道境,与现实世界的武圣对照,上下起伏极大,弱一点的祭道强者,可能只能勉强媲美武圣初期,但强一点的祭道强者,有匹敌大圣的战力,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