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府同知打着伞为朱英挡起了雨,轻声道:“皇长孙保重身体!”

    朱英一看是他,问道:“城中可还有多余的房屋,若是有可让百姓暂避风雨!”

    同知有些为难的说道:“回皇长孙,有倒是有,但这些房屋都在城中乡绅豪强手上,若想借用,还需要经过他们同意!”

    “你去找他们商量,只要他们肯借,等大水退了,我会奏明朝廷给他们一些补偿!”朱英立马吩咐道:“我让铁铉和你一起去!”

    朱英走到衙门,只见里面挤满了饥民,他没有进去惊扰,只是坐在衙门门口的地上稍微歇歇。

    过了一会,铁铉走了过来,朱英连忙起身,问道:“鼎石,如何?”

    铁铉面色铁青,无奈的说道:“臣与府同知召集了城中三十多名富商,乡绅,道明来意后,他们同意了,,,”

    “太好了!”朱英欣喜道:“快组织百姓进屋躲雨!”

    铁铉站在原地,却没有动,说道:“这些人虽然同意了,但他们提出了三个要求!”

    听到此话,朱英脸上的喜悦瞬间消失  ,看来是自己天真了,淡淡说道:“什么条件?”

    铁铉说道:“他们要了三十个员外郎的官职!”

    在明朝,员外郎是一种闲职,与科举无关,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之前杀猪卖肉起家的赵员外就是这种情况。

    虽然是没有实权的虚名,但一下子就要三十多个,让朱英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想到百姓目前处境,只得答应下来。

    铁铉继续说道:“第二个条件,选派家族优秀子弟前往京城国子监读书,共六十八人!”

    “狗娘养的,好大的胃口!”朱英听到此话气愤的骂道:“六十八人,想他娘的屁吃呢,国子监又不是收破烂的,这些酒囊饭袋去了能干啥!”

    鸡鸣山下国子监为大明最高学府!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令各府、州、县学向朝廷推荐生员进入国子监学习,从洪武十七年开始,限定只能推荐一名生员,还要经过翰林院的考试,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滚蛋。

    所以想进国子监读书是很难的,一下子冒出六十多名酒囊饭袋,纯粹属于痴心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