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观继续开口说道:“燕王千岁,大军所用的粮草和军械全部运到了镇南关,陛下还是那句话,两广之地任凭燕王调遣!”
朱棣算是看明白了,皇帝对自己是既支持,又防着!
即使心里有怨言,也不能表现出来,至少面子上要过的去。
“陛下皇恩,本王受宠若惊,劳烦驸马回去替本王谢谢陛下!”
朱棣笑呵呵的说道:“驸马一路辛苦,稍作歇息,本王立马在军中设宴款待!”
胡观摆手道:“大敌当前,当以战事为重,我这次来还要替陛下巡视三军,安抚受伤的将士!”
朱棣十分违心的夸赞道:“陛下千古圣君,真是菩萨心肠啊,那本王陪你一起去吧!”
“千岁乃三军统帅,当坐镇中军,这点小事就不麻烦千岁了!”
胡观突然看向杨荣,说道:“就让杨参军陪我去吧!”
杨荣心中一沉,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胡观绝不是巡视军营这么简单。
走过营房,胡观主动说道:“杨参军是读书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本该参加科举,成为天子门生,如今却跟着大军南征,真是辛苦你了!”
杨荣拱手道:“驸马客气了,无论在朝堂还是在军中,都是为朝廷做事,只要能为陛下分忧,就不失为臣子本分,相比较出生入死的将士,在下能参赞军务,已经知足了!”
胡观笑了笑,突然回头,意味深长的问道:“你真的知足了?”
杨荣顿时语塞,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唱什么聊斋,你要知足,当初就不会费尽心机接近小太子,你也不会有那几年的牢狱之灾。
皇帝这一次把他放出来,没有见他,更没有提尚公主的事,只是让他跟着燕王南征,这也让杨荣有些看不懂。
自己并不是武将,也不通行军作战,在大军中,也只能做些文吏之事,皇帝为什么要让自己跟着。
以杨荣的聪慧,已经猜到,胡观的到来,会给自己答案。
“陛下说你是个大才,可以重用……”
胡观顿了顿,继续说道:“就看你想不想为朝廷做些事了!”
听到此话,杨荣反倒心里松了口气,困惑他数月的事情终于要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