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却因无法言语,只能发出微弱的“咯咯”声。
“叔父莫怪,侄儿这是为了崔氏的血脉延续啊!”青年咬着牙说道。
有了这一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他们红着眼,冲向那些曾经的长辈。
为了活命,他们已不顾一切,人性的丑恶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哈哈哈哈哈!”萧文进见状,纵声大笑,笑声在空荡荡的街巷中回荡,“文人?所谓的文人风骨何在?在生死面前,不过是一群怯懦的鼠辈罢了!”
片刻之后,街道上血流成河,残肢断臂横七竖八。
那些杀红了眼的崔氏年轻一辈,此刻满脸血污,却急忙对着萧文进谄媚地说道:“多谢武王不杀之恩!武王之德,如日月经天,我等愿为王爷歌功颂德,传颂千古!”
萧文进眼中闪过一丝嘲讽:“本王何时说过要放过你们?”此言一出,那些人顿时如坠冰窟,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与恨意。
“全都杀了吧,灭其种!”萧文进轻轻挥了挥手,仿佛只是挥去了眼前的一片灰尘。
随后,他拨转马头,向着城外缓缓而去。马蹄踏在青石地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与身后那渐渐消散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时光荏苒!
隋都大兴,骄阳似火,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独有的燥热气息。
然而,与这炎炎暑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大隋境内正悄然发生着的一场深刻变革。
数月以来,各地的动荡局势虽未完全平息,但在杨广雷厉风行的政令之下,已渐趋稳定,随着抄家的财富如涓涓细流般涌入百姓的生活,起初的震惊与疑虑,迅速被感恩与传颂所取代。
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皆是当今圣上的仁德之举。
田地,这一民生之本,也从门阀世家的掌控中被解放出来,以租赁的形式重新回到百姓手中。
各类繁重赋税的削减,更是让家家户户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私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孩子们的读书声伴随着农舍的炊烟,交织成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在百姓们质朴的心中,杨广的形象已近乎于圣人,而大隋的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