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扔,快步走了过去。
“周大娘。”
“呀,山海,你这是弄柴火去了?”
老周婆打量浑身尘土和树叶子的唐山海,猜他这是上山砍柴去了,觉得这小子是真挺能干。
“周大娘,你才刚说那事儿,我感脚行。”
老周婆一怔,接着便笑了。
“瞅瞅,要不说还是得小年轻呀,你那老丈母娘呀……哎呀咱不说那个,我跟你说,镇上卫生所人家给钱,我听俺家那口子说,治好一个给一块钱呢!”
一块钱,在这年代算是个大数了。
“那啥,山海,你到镇上就去找叫周长贵滴,他是镇卫生所管事儿滴,俺们是一家子,你就提我,保准好使。”
老周婆所说的一家子,是指本家的意思。
“哎,行,周大娘,这事儿你先别告诉我妈。”
“知道知道,等你赚了钱,可得好好教敬你老丈母娘……”
其实,唐山海满可以不跟老周婆打这个招呼。
却知道老周婆跟刘玉梅提这件事,是为了卖他们人情,以便以后有什么好处都能想着她。
这个人情,唐山海必须要接,而且还要适时的还了这个人情。
这就是东北地区的人情世故。
虽然老周婆嘴碎爱八卦,但人其实并不坏。
尤其是在赵家发生那种事后,老周婆不但没跟发着起哄嚼舌头,还隔三差五过来看看刘玉梅。
并且家里有什么轻来轻去的活,也会把刘玉梅喊过去帮忙,借这样的机会给点吃的用的。
最重要的是,这年代的农村妇女惯会挑理。
如果唐山海瞒着老周婆直接去镇卫生所,事成之后钱也赚到手,免不了会被背后数落。
老周婆或许也就念叨念叨,但这话一旦传到别人那里,跟着挑事的人事就多了。
“那啥,你啥时候过去,叫你周大爷跟你一块儿去,给你趟个桥搭个线儿啥滴,省得周长贵不认滴你。”
“也……行。”
知道老周婆是想把人情卖到底,但这样也的确更方便一些。
午饭后,唐山海收拾了一些东西,又去了趟仙人坡采了点草药,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