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到北京城里或回太原老家开一饭店,继续当他的买卖人。
“塔娜,我堕落了。”
“别那么说,宝山,现在挺好的。”
“以后怎么办?”
“就在山里当工人。”
“树代没了,还怎么当工人?”
“宝山,别胡思乱想了。”
“我再也回不到城里了,人家郭解放都当公安局局长了,可我当不成干部了。”
“当工人也挺好。”
“我想金玉应该到局里当个工人。”
“现在当工人得接班,她接谁的班?”
“接什么班,找个老实的在工队上班的伐木工人嫁了,在家踏踏实实生孩子,一辈子就行了,别让金玉闯了,那孩子脾气大,你以为我不想让她好吗?最好的出路是在这林场里嫁个伐木工人,生活在山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人这辈子全是命。”
“塔娜,那孩子的念书问题怎么办?”
“到局里”
“回不去了”
“那就在山里念书。”
郭宝山的问题,局里的领导早就考虑过了,每位工队的工人几乎都十几口子家属,孩子至少八九个。
中国人热衷于多子多福,无论穷与富,得生儿育女,不生儿育女,人口不兴旺,国家民族的未来就没有希望,可新中国不是旧社会,对所有的祖国的未来花朵必须接受教育。要在林业局的林场里普及教育,要给工人们分房子,让工人们安心的工作。
教育局开始培养教师队伍,必须在林场里普及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在林场里建立高中,只有局里有高中。林场里成绩优秀,考上高中的学生可以到局里的高中念书,可以在学校住宿,局里又建立职业技校,为林业局培养专业林业人才。
郭宝山自己都没想到,自个儿一到山里的林场受到工人们和厂长书记的热烈支持,无论到哪个林场,大食堂的管理员的位置非他莫属。在工队里,工人们一提起郭宝山的名字,都竖起大拇指。
大食堂确实解决了工人们最关心的喝的吃的问题,有酒厂,有粉条厂,有豆腐坊,还有养猪的猪圈,几乎能满足工人们的副食品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