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真不抗混啊!现在弟弟竟然想放下局里的优越条件到林场里艰苦的地方工作,二姐姐对林场的工作比大弟弟更透彻清楚,当工人进了工队,每天四五点钟就得坐上通勤车到山林里。春夏秋还好过一点,但到了冬天可真难熬啊!二姐夫曾去过几次林场里,他都有心理阴影了。
长白山的冬天真不是盖的,库页岛冬天挺冷的,但比起长白山的冬天都是小菜一碟。论苦寒的程度,跟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有的一拼,黑龙江地区的大小兴安岭,还有最北的漠河地区,都能看到北极光了。二姐夫最害怕冬天里去林场出差了,大棉袄,大棉帽子,也无法抵御长白山的寒冷,除非穿上狗皮大衣之类的,戴上狗皮帽子之类的。这些都太过于奢侈了,哪见过穿皮大衣上山伐木开拖拉机的工人呢?当然,局里对工人的御寒,工队的工作服也是下了血本的,全都是棉的,包括脚下穿的类似军用牛皮鞋,棉牛皮靴之类的,都由林场报销统一发放,因为林场局里的效益好,工人们的福利待遇比地方上的矿工们强上好多倍,林业局可是企业中的明星,连电厂的工人们都羡慕,更别提地方上的最有名的纺织厂了。一到下班点,在道口的十字路口就能看到地方上的纺织厂下班的女工们芳魂倩影,纺织厂里几乎都是漂亮年轻的花季女青年。
二姐姐发自内心的对大弟弟的未来思考,什么为了前途啊,也要留在林业局里啊,将来结婚了,儿女们的教育问题好解决,这局里学校在吉林省都有名气小学,初中,高中的数理化竞赛老拿到奖,道口中学,林海中学,林海高中,这都是市里最好的学校了,虽说是林业局办的企业学校,但地方上的孩子可走关系进来念书都挺难的,当然了,局里在林场里建了许多小学中学,还是和局里的学校水平差距太大了。姐姐车轱辘话,山里的学校永远无法和山外的教育竞争。
“二姐,那山海关外的北京是不是比咱林业局好啊?\"
“红林啊,你真要去北京?去北京离家太远了不行。”
“二姐,我要去山里开东方红拖拉机,又不是去当伐木工人,山里有最美的杜鹃花。”
“映山红!不就是映山红吗?”
“不一样,二姐真不一样啊,李老师说的不一样啊!”
“李玉清说的吗?弟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