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天由命。\"
午后,叶知秋召集太医院的主要医者开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最近发现的新病症和治疗方法。一位年轻医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波斯的手术之法与中土的针灸相结合。
\"这个想法很好。\"叶知秋鼓励道,\"医术贵在创新,只要对病人有益,我们就该大胆尝试。\"
傍晚,她来到专门收治瘟疫病人的隔离院。这是她根据多年经验特意设立的,不仅可以防止疫病蔓延,还能集中医力攻克难题。
\"自从采用新的防疫之法,今年瘟疫的发病率降了大半。\"叶知昭汇报道,\"尤其是边境地区,再没出现大规模疫情。\"
夜幕降临,叶知秋在御书房翻看各地医政报告。新医政推行以来,民间医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她要求必须有太医院认证的医者坐堂,以保证医术水平。
\"你看,\"她指着一份报告给萧远珩看,\"岭南的医馆用当地草药改良了治疗瘴气的方子,效果很好。\"
萧远珩深有感触:\"记得当年在边关,多少将士死于瘟疫。如今有了这些新法子,保住了多少性命啊。\"
次日清晨,叶知秧特地去视察了医术培训学堂。这是她仿照文华馆建立的医学教育机构,专门培养医者。学堂里不仅有传统医术课程,还增设了西域医术、药物研究等新科目。
\"这些都是未来的良医。\"看着认真学习的年轻人,叶知秋欣慰地说。她特别注意到,学生中有不少女子,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正在这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太医院研制的新型伤药获得了重大突破。这种结合了各地药材的新药,不仅疗效好,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这才是真正的功德。\"叶知秋感慨道,\"让普通百姓也用得起好药,比什么都重要。\"
午后,她来到专门收治重症患者的病房。这里汇集了最棘手的病例,也是医者们攻克难题的地方。一位年轻医者正在运用新创的治疗方法,为一个重病患者治疗。
\"你们要记住,\"叶知秋对围观的医者说,\"医者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仁心。要把每个病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医治。\"
这句话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