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的事情,并没在军区内搅和出多大的风浪,连村长回去都叮嘱了村民们,回去不可多说家属院的事情,哪怕是张燕的事情,都要闭嘴。
牵扯上间谍,村里的人都闭嘴了,害怕鸽委会认为他们村子是间谍有关系的。
哪个村里的村民出现间谍,在名声上绝对好不了,可能整个大队的人都被牵扯进去的。
回了村子,几个喜欢张燕的小年轻,正等在村口,发现村里人都回来,可没张燕的身影,纷纷上前了解情况。
其中两个小年轻的母亲跟着过去了,想看能否不用聘礼,就娶了张燕这个知青,即便她名声不好,可胜在是城里人。
谁家能有个城里媳妇儿,在大队里也是荣耀的事儿,大队的家家户户太穷了,县城内的女孩子可看不上村里的泥腿子,女知青们一个个都是手不能抬、肩不能扛的,甚至一人还吊着几个小年轻。
村里婶子们都看不上大队里面的女知青,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好的,媒婆也介绍的厚道人家,婚嫁后,家里很是和睦。
“别想着了,据说是间谍,被军区内的人给压着了!”人群中,婶子瞧着自家儿子不省心,大声的告知儿子军区门口所发生的事儿。
话音刚落,不少过来看八卦的婶子们都围拢过来,纷纷往村长的方向望去。
村长被众人看着不自在,决定先把事情都说了。
“先别回去做晚餐,一起去晒谷场。”村长当机立断的说道,环视四周,村里基本上每家都有一人在场。
村长领着村民们赶往晒谷场,纷纷议论起村长的意思,不知村长为直接敲响村里的铜钟。
一般村里有紧急的事情或者灾难,村长才会敲钟,让村民们都集中到晒谷场。
众人集中在高台的下面,村长看了会计一眼,才离开了铜钟的位置。
村长看着村民们以及远处来的知青,他在心里叹气。
若是知青们踏实肯干,与第三大队的那几个知青一样,厚道人家都喜欢这样的儿媳,相互尊重,应该也能在村里生活的如意。
村里来的大部分知青,都认为自己出身好,根本看不惯的村里的小伙们,只是为了不劳作,吊着几个年轻有为的人。
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