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近期收到的各种好消息,倒是宋大小姐这个社长迟迟未到。
坐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
她面有怒容的大步进门,一进来就把攥得发皱的报纸重重拍在桌上,气冲冲的坐在一旁。
众人不明所以。
曲冰上前翻开一看,报纸刊登的正是之前慈善活动的内容,看完笑问:“你这生的什么气,说出来让我们替你评评理?”
宋婉莹不知道她怎么看了报纸上的内容还笑得出来。
越明珠走近去报纸,在曲冰眼神示意下才在右下角非常偏僻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依稀能看出是她做开场演讲的那天拍下的。
整张报纸最显眼的自然是报头下方的头条要闻,各界名流合照加声情并茂的文字解说。
这不是很成功吗,生气什么?
宋婉莹差点被她俩的反应气晕过去,忿然作色地指着右下角不起眼的地方:“这些人为了抢风头脸都不要了,学校出场地,咱们还大方捐钱。他们连张能认清脸的照片都不给放,熹微名字也不提,就用学生二字一笔带过,这难道还不够气人吗?”
越明珠和曲冰不约而同笑出声,笑得宋大小姐莫名其妙,直到其他人把手中的报纸一一摊开给她看。
“好了别生气,来看看这些。”
宋婉莹余怒未消,愤愤不平地拿起报纸,这一看,惊喜抬头:“长沙《大公报》?”
她聚精会神,细细看去。
和她拿来的那份完全是政商占据主流的内容不同,《大公报》最新一期的社会版块中,在副标题和正文内容上都重点介绍了这场慈善的发起人,从年龄,到籍贯,再到学校,都有详细标注在越明珠名字旁边,还细心以小字注明。
差不多五百多字的篇幅客观公正的报到此次《省会难民救济所章程》的推动,就是在越明珠同学发起的活动演变下“实业救国”最显著的功绩,不仅末尾追加了后台采访,还在其他版块上提到她自入校以来所有在校报上刊登过的文章和诗词。
夸她:咏絮之才,林下之风。
要知道长沙《大公报》日发行量高达四五千,作为民众喉舌,坚持言论自由,也从不阿谀政府谄媚政客的《大公报》可是如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