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后,崔氏望谢书淮成婚心思也淡了很多。
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运姐儿身上。
十四岁的运姐儿已出落得明艳动人。
她也看出来了,陈夫子家中的小公子,对运姐儿极为上心。
凡是好的,都记挂着运儿。
尧哥儿他十四岁就中了举人,比谢书淮那时还要年轻不少。
家世又好,日后是个有出息的儿郎。
陈夫子和孟府的二老也没反对。
他们也对运儿满意。
尤其是孟老夫人,时常给运儿送东西到府上。
带她去参加宫中宴会。
运姐儿这些年学的女红和管家之事,都不用崔氏操心。
孟夫人早派嬷嬷在身边教导了。
再则崔氏也不想逼迫谢书淮了,他心里的苦,只有她这个当娘的明白。
谢书淮在职场太过顺遂,也遭到不少人眼红。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数他的上卿大人中书侍郎肖大人,看不顺眼谢书淮。
他仗着国舅的身份,女儿肖淑妃也得宠,时常利用公务之便欺负谢书淮。
谢书淮不动声色应付着。
直到有一日,他公务失职,忘记勾签了当日重要的诏令时。
皇上问起罪责。
中书侍郎又想故技重施,想把这责任推给谢书淮。
不想,谢书淮此次非但没有配合顶包,反而用清楚的时间线和诏令的流程,把此事的责任梳理得清清楚楚。
中书侍郎的失职,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明白白。
皇上大怒,也不管他是什么国舅。
当即将萧大人连降两级,成为中书主事,屈居于谢书淮之下。
而一边善于独善其身的中书令大人,也因督查不严也从正一品降到三品中书侍郎。
中书省的中书令则由之前的户部侍郎裘大人担任。
仁辉帝无缝衔接把他的心腹之人,趁机调任到重要岗位。
一个萝卜一个坑,可在坑里不省人事的人。
天子是不会留的,他早就想对中书省做调整了。
都是一些冥顽不灵的老顽固,动不动就拿先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