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二月,林玉禾生下一个男娃。
谢书淮为他取名子瑜。
此时谢书淮已在翰林院,任七品编修快一年了。
知道林玉禾最惦记的就是家中的哥嫂。
谢书淮当即就给林玉平去了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半月后,林玉平夫妇俩便从许阳县,连家带口来看林玉禾。
许久没见的亲人出现在她眼前,林玉禾激动不已。
侄子侄女们都长大了,一晃眼星姐儿今年都十二岁了。
听说不但饭食烧得好。
还是家中的‘账房’先生。
林玉平家的粮油铺,又多开了几家。
请了几个伙计,管账就交给了星姐儿。
听自己爹爹夸他大姐姐,正吃着糖果的喜宝就不乐意了,“大姐姐做饭食的时候,我和二姐姐不是洗菜,就是烧火。”
“爹爹,你怎么不提我和二姐姐了。”
把一屋子人逗得哈哈大笑。
林玉禾顾不得自己还在月中,就要起身安置她们。
王氏忙拦着,“你可不能起来,见了风如何是好?”
“这些都不用你操心,邹婆子已经把他们安顿好了。”
吴氏看她脸色还是有些憔悴,一看就是身子没复原。
把怀中的孩子放到林玉禾身边,怜惜道:“小妹,你的身子要紧。”
“到了你这里,就好比我们自己家。”
“那需这般见外。”
林玉平端起桌上的参汤,也附和道:“你阿嫂说得对,快把这汤喝了,不然就凉了。”
生子瑜时,她又险了一次。
产后血晕,把谢书淮和王氏也吓得不轻。
时刻谨记大夫的嘱托,每日大补的参汤就没断过,她都喝有腻了。
王氏白日守在她身边,腻了也要喝。
谢书淮下衙后,王氏才回自己府邸。
林玉禾为了做生意方便,一家人很早就搬出了孟府。
住在东便门附近的府邸。
是个一进院子。
一家主仆住一起的确有些拥挤。
可林玉禾却觉得热闹,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