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王氏给她买的院子。
她在京城的生意也好。
三年过去了,又连开了两家分号。
就是没等来杨氏。
杨氏在平阳县又重新嫁人了,并没来京城寻林玉禾。
而是在离码头巷不远处,重新开了间铺子。
她在林玉禾那里学了做糕点的手艺,又有婵姐儿帮忙,生意也不错。
林玉禾去年回平阳,看杨氏已怀了身孕。
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林玉禾也替她高兴。
晚上谢书淮回来,看到林玉平一家都来了,心中高兴。
拿出珍藏许久的好酒,特意款待林玉平。
这些年他很少喝酒,今夜兴致高涨。
陪林玉平喝了不少。
酒足饭饱后,谢书淮问道:“玉平哥,你可有想过来京城。”
他这样问,也是因为林玉禾时常惦记她的娘家人。
林玉平家中几人的生辰,她恨不得每个都回去。
路上又舟车劳顿,谢书淮实在不放心。
然而,林玉平却有他自己的考量,“书淮,我从小就生活在那里,已经习惯了。”
“再则,你在朝为官也不容易,若有一日不顺了,回到红叶村来,我还能帮帮你们。”
“就看喜宝以后,他有没有这个造化了。”
林玉平性子质朴,人也不圆滑。
不想,却想得这么深远。
谢书淮内心感动,“还是玉平哥看得通透,我不勉强你。”
子瑜的满月宴时,王家的亲戚来了不少。
还有一些是谢书淮的同僚。
到了晚上,送走了大部分客人后,甄氏拿进来一份根本没留名的稀罕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