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县令终于下令命百姓抢收,让衙役挨个通知各村的里长。
虽要抢收,却不好直接拿蝗灾作为理由,若是蝗灾没来,会被有心之人抓着把柄,方县令找了个其他的托词。
一县之内,他最大,百姓们饶是不太明白县令如此下令的目的,大部分依旧没有阳奉阴违,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
百姓忙忙碌碌收割庄稼的时候,姚韫真也没闲着,她和衙役们一块在河滩附近清理蝗虫卵。
这回发现的蝗虫卵没有之前多,或许是因为上次搜查导致数量减少,也可能……有些蝗虫卵已经孵化出来,飞走了。
姚韫真之所以如此猜测,并非信口开河,在清理的过程中,她不止一次看到幼年蝗虫飞舞。
尽管每次看到都拍死了,但此刻的蝗虫宛如蟑螂,当你发现一只飞舞的蝗虫时,说不准已经有成百上千的虫卵孵化了。
姚韫真深吸一口气,抬头望了望天空,按照估计,方君寿此刻应该差不多到州府了,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了,州府又打着什么算盘?
蝗灾……对依靠土地收成过活的百姓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他们究竟在拖拖拉拉搞点什么东西?
方君寿也很想问一句,府台里的大人脑子里一天天地都在琢磨点什么?
方家伯父给他们的人脉说低不低,说高并非最高,乃是知府手下的正五品同知,姓郑,蒙受过方伯父的提拔,自然对方县令一家照顾有加。
上次方君寿来找他帮忙时,郑同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很痛快地帮他办好了河道审批之事。
可这回来,郑同知听了他所言,却长叹一声,推心置腹道:“世侄,不是我刻意推脱。实话告诉你,你父亲第一回递上来的折子,知府大人早就请我们这些人去商议过。我是建议派人前去你们县中查看的,可……”
方君寿垂下眼眸,“是知府大人那边?”
郑同知点点头,“南江和松纹都归府中管辖,大人本就为了松纹的水患和瘟疫奔忙,也狠狠受布政司申斥了一番。如今你们忽然递折子上来,说发现了蝗虫卵,无异于火上浇油。
还有,连番起灾,陛下脸上也不好看啊。尤其蝗虫卵一事,松纹、古定二县并未见任何奏报,大人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