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有个盼头,不至于别人都拿了工钱回来,自己却因为没有报上名只能眼睁睁看着。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心还是相当可怕的。
为了不让流民出乱子,姚韫真不得不多方考虑。
嗯,还有筛选可靠本分的人,确定附籍……
“韫真,还在办差?”徐兰娘在外头轻轻叩了叩门,出声问道。
姚韫真起身给她开了门,徐兰娘端着一盅汤走进屋里,“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喝点红枣枸杞汤,我特意给你熬的,还加了桃胶。”
姚韫真点点头,坐到桌前,拿起勺子喝了几口。
“城外那些流民似乎挺安生的,你大姥爷前几天来县里,还跟我提起。你如今可是在忙着他们的事情?”徐兰娘关切地问。
姚韫真:“对啊,得安排他们修缮堤坝去。大姥爷来了,清溪村现下可还好?”
徐兰娘微微颔首,“没什么大岔子。只是蝗灾后,日子到底不比往年好过,还有些遭灾严重的亲戚来投奔,就越发不好过了。”
“投奔?能有个投奔的去处,不至于变成流民,总还算好的。”
想起那些流民刚来之际,眼神空茫、塞了一肚子观音土的模样,姚韫真就不由得想叹息一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赶紧换个有本事的钦差来吧。”她小声嘀咕一句。
现在城外的流民已经不少了,再多来点流民,他们南江县真就不一定能妥善安置了。
归根到底,南江县并非什么富庶地方,能承担的压力有限。
徐兰娘安慰她说:“很快就会好的。你大姥爷闲聊的时候提到,有些来投奔的人说,路上有许多富户巨室大开方便之门,收容了不少流民,想必以后来的流民不会越来越多。”
“富户巨室?那么好心?”姚韫真难以置信。
这种富户巨室,他们南江连一个都没有,外头居然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