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今天先回去休息,明天再努力干,一起赚钱!”

    哗哗哗。

    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

    回了办公室后。

    黄东胜开始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曾友生。

    之所以想要留下曾友生。

    那是因为李志和他讲过,曾友生是华夏第一批做罐头的老师傅,在这行业的经验。

    非一般人所能相比。

    而长洲二厂在他们湖东省里是排的上号的大企业。

    生产管理上,曾友生绝对是块宝。

    之前小娇娘的厂长刘大贵,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

    一开始还好,因为销量不是很大,他能应付的过来。

    但现在又扩充了坚果副食,  罐头生产线。

    刘大贵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工厂管理不是儿戏,小娇娘想要变得更好,尤其是罐头要出口赚外汇,必须要有很强经验的老师傅来把控。

    毕竟当前,国外对食品的标准要求比国内高很多。

    外国佬的米元好赚,但同样的也不好伺候。

    这是刘大贵主动找黄东胜聊的。

    于是两人对工厂的人事架构做了一次协商。

    以后小娇娘分一厂,二厂。

    一厂厂长了刘大贵,二厂这边让方太军兼顾。

    然后弄一个总经理,就让曾友生来做,统筹管理两个厂。

    只是这年头的经理,总经理可不能乱叫。

    因为国营的天下,总经理和经理的名头,都是带着行政级别的干部。

    他们低调点,就暂时用厂长来称呼。

    更重要的一点,曾友生虽然是罐头配方技术的老师傅。

    和黄东胜这个木匠一样,虽然是搞技术的,但对木工需要的工具,生产线这块经验也非常丰富。

    你以为黄东胜花了五万,买了这么一条用了十来年的罐头生产线,破铜烂铁。

    不肉疼?

    以后小娇娘罐头肯定能走向全国,生产线迟早要扩大。

    所以就很需要这么一个老师傅,到时候带一群搞电焊的,模仿他们已有的生产线。

    这样能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