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惭愧啊,省领导让我下来,是为了拨乱反正的,结果我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

    其他人一听是省领导。

    一个个马上对黄东胜说:“东胜,我们几个老伙计琢磨下。”

    “都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结合下。”

    “到时候再给你定夺。”

    黄东胜说行。

    老同志们一一和许才良打了招呼后,离开了厂房这边。

    在所有人走了后。

    许才良有些迫不及待的拿着刚刚那个老师傅的工具看了下。

    一边看,一边感慨。

    “妙啊,这是怎么想到的。”

    “改变一下钻头,就可以当做电动雕刻工具,这比人拿着锉刀一点点的雕刻,效率最少是数十上百倍的提升。”

    “你们这是在哪儿买的?”

    黄东胜边上陪同说:“领导也懂这些工具?”

    许才良点头:“我就是干机械出身的,你说我懂不懂。”

    完了后,他又看了看这木工床。

    安了齿轮切割,还有各种适用木工的工具等等。

    尤其还看到了电动磨榫卯的工具。

    木工制作榫卯的工序,难度不亚于木雕。

    华夏老祖宗盖一座大殿,都可以不用一颗钉子,而且还能屹立数百年不倒。

    其中用到的各种榫卯工艺,复杂多变。

    制作榫头也特别的消耗时间,差那么一点毫厘,这个榫卯就不能结合,上边的工作也等于全部白费。

    全靠老师傅的经验去制作。

    如果有了这工具,磨榫卯的速度,最少也提升了几十倍,而且在制作榫卯的时候  尺寸精度也能更好的掌握。

    看的许才良又是一阵感慨:“别人心思都只在你的副食品厂里。”

    “可你这木工厂,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你这些千奇百怪的工具,到底是从哪儿买来的?”

    这年头,不说全部,大部分都是从基层工作岗位上提升上去的。

    管机械的,肯定是机械行业的专家。

    管农业的,肯定是懂农业生产,懂农民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