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从当地卫所制调来的从中招募的士卒。
将佐更是在其余追寻庆帝的军武中挑选,也算得上对他们追随新帝的一种赏赐,直让得太上皇一脉的武勋大为不满,但都被庆帝压下。
当然这对于贾玌来说好处多多,不禁用担心无人可用,更不用让庆帝感到害怕,害怕贾玌能拥兵自重,
毕竟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庆帝麾下的其他人手中调过去,如今的三营指挥使皆是早就追寻庆帝的老人,倒是排除了个隐患!
而这些人原本就有一定军事基础,上手能力快,在贾玌得当的训练方法下,并未遇到太多难处,很快就进入了适应阶段。
神策营作为贾玌手中嫡系,人员更是在他的精挑细选,人员补充至两万兵马,其余两营人数也超过两万人,远超京营编制。
如今,三营士卒不仅人数大增,战术配合也日益娴熟,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团队协作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
至于工部研制火炮一事为何进展如此迅速,
一来得益于贾玌前世对火器制造略有了解,虽不能完全精通火炮原理,但一些关键思路和改进方向还是能为工匠们提供宝贵参考;
二来,庆帝钱给得太多了!
庆帝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笑着说道:
“贾爱卿办事,朕向来放心。
尤其是练兵一事,保龄侯、果勇侯等几位爱卿前去观阅你操练新兵,回来后皆是赞不绝口,直言自愧不如,可见你练兵之能确实非凡。
朕将新军交予你,实乃明智之举。”
贾玌赶忙躬身谢道:“陛下谬赞,此皆陛下洪福齐天,将士们奋勇努力所致,臣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庆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目光紧紧盯着贾玌,缓缓说道:
“贾爱卿,不过如今有个坏消息,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贾玌心中一紧,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忙挺直身子,正色道:
“陛下请明示,不知发生何事?”
庆帝转身,再次望向那幅巨大的舆图,指着朝鲜的方向,沉声道:
“朝鲜派来密使,告知朕清国大兵压境,如今形势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