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对待他,难保不会生出嫌隙。咱们贾家,可经不起这般折腾。”
王熙凤连忙打圆场道:“老太太说得对。琮哥儿能在军中站稳脚跟,那是他自己的本事。再说了,有侯爷照应,将来前程定然不差。”
贾母这才舒展眉头,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凤丫头说得对。咱们贾家的子弟,个个都是有出息的。
我年纪大了,不求别的,只希望咱们贾家上下能一团和气,子孙后代都能有个好前程。
你们做长辈的,可得多费些心思。”
贾琮离开荣禧堂后,径直朝着迎春的院子走去。一路上,心情有些复杂。
虽然他与迎春并非一母同胞,但在这个家中,迎春是少数几个对他还算关心的人之一。
走到迎春的院门前,贾琮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抬手轻轻叩了叩门。
片刻后,门内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随即门被打开,迎春身边的丫鬟司棋探出头来,见到贾琮,先是一愣,随即惊喜地说道:
“琮三爷!您回来了!”
贾琮点点头,问道:“二姐姐可在?”
司棋连忙点头:“在呢,在呢!二姑娘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儿,奴婢这就去通报!
”贾琮抬手制止道:“不必了,我自己进去便是。”
司棋应了一声,侧身让开,贾琮迈步走进院子。
院子里静悄悄的,几株梅花开得正盛,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贾琮走到正屋前,轻轻推开门,只见迎春正坐在窗边的榻上,手中拿着针线,神情专注地绣着一幅花鸟图。
听到门响,迎春抬起头来,见到贾琮,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放下针线,起身迎了上来:“三弟!你回来了!”
贾琮微微一笑,点头道:“是,今日刚回来,特来看看姐姐。”
迎春拉着贾琮的手,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关切:“你在军中可好?有没有受伤?吃得好不好?睡得可安稳?”
贾琮心中一暖,笑着答道:“姐姐放心,我在军中一切都好。玌二哥对我们颇为照顾,兄弟们也相处融洽,我吃得香、睡得稳,好着呢。”
迎春松了一口气,轻轻拍了拍胸口:“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