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就会变成,互为姻亲的胥吏的天下!
届时,手中握有不亚于地方父母官权力的胥吏们,由于无法晋升,所有的精力,都会放在为自家谋取私财上。
而且等到三代天子之后,届时的大明天子,势必对于各衙门的掌控力,远不如朱元璋。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这各个衙门,怕是都真的要这些胥吏世家,给控制起来了。
朱元璋的面色逐渐的阴沉了下来,又是一股自己极力打压的势力!
所谓的胥吏,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
朱元璋原本以为,自己只需要在律法上,将所有的禁锢全都拉到极致,就可以轻松的将这些人,控制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当初对商人是如此,现在的胥吏,还有大明的藩王,都是如此。
但是朱元璋明显的忘了机,有四个字叫做“物极必反”!
商人哄抬物价,那是因为商人逐利的天性。
胥吏也只是因为上进之路,被尽数堵死,只得选择利用手中的权利牟利。
无论是商人还是胥吏,他们的追求都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朱元璋将他们的路用律法堵死,他们就一定会找到办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至于历朝历代,宗室之后,破败不堪的,甚至去织席贩履,根本原因,也压根就不是历代,对宗室优待不足,而是历代宗室,由于锦衣玉食,逐渐废物化。
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本!
不去处理问题的根本,而是用治标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定然在有一天,会强大到,挣脱束缚的程度,而后彻底将决策者反噬!
后世诸多史书之上,并没有记载明清两朝的胥吏之害。
但是实际上明清两朝的胥吏之害,远超后世人的想象。
像是监守自盗、依仗豪强、欺压百姓这样的事情,不过是寻常操作。
这些世代把持各大衙门的胥吏,甚至有挟制主官的能力,直至清代,纵然是皇帝得知了这些事情,也不敢对胥吏有什么大动作。
因为整个带清朝廷,就是建立在一个又一个,这样的胥吏上面的。
若是真的骤然间对胥吏下手,势必会导致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