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远不及出人头地,也绝对算得上是寒门贵子了。
直到这个时候老朱才意识到,任以虚所讲的每一环,都是环环相扣的。
从蒸汽机到社学,再到科举,甚至于胥吏变革,这些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直到这一刻,朱元璋才彻底相信。
即便是任以虚不知道历史的走向。
单单凭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句话,就能大致的分析出历史的走向。
朝廷首先就是要用变法,彻底改变整个朝堂的格局,为蒸汽机的发展扫除一切的障碍。
而后以蒸汽机为基础,完成最先富国的目标,等到朝廷富庶之后,再将银子砸进社学之中,培养一批朝廷需要的人才。
这样一来,整个朝堂上,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实现真正的富强。
而这一切最关键的核心,便是蒸汽机!
如若没有蒸汽机,其余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而一旦有了蒸汽机,朝势必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无论是谁,最多只能迟滞这个趋势,但是朱元璋可以肯定,绝对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纵然是有人不信邪,但只要蒸汽机还在,一切就一定,会回到任以虚规划的这条路上来。
任以虚这哪是在上课啊!
这分明就是用蒸汽机做地基,搭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头皮发麻。
任以虚咳嗽了一下,继而说道:“老爷子,这样一来,其实还有另一个好处。”
“另一个好处”
任以虚微微颔首:“不错,这样一来,原本的胥吏,便可以变成一个,专门装人的容器。”
“容器!”朱元璋彻底懵了。
人还能装
让天下读书人都去当胥吏,是把人装进瓶子里
那不就又回到牢笼治世的老路上去了吗!
如果说那个高不可攀的价格里面,装着的是无处可用的“宝钞”。
那么让天下人趋之若鹜的科举里面,装着的其实就是大量培养出来,暂时无处可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