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决之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原来是一位名叫东方朔的奇人求见。曹操忙让人把东方朔带进来。
东方朔进屋后,对着三位国君行了一礼,而后笑道:“三位莫要纠结于此,小可有一计策。可设下第二场比试,这场比试不以治国之道为题,而以奇门遁甲、天文地理之类的杂学为主。
在比试过程中,各个诸侯国表明自己对于各类贤才的重视程度以及所能给予的待遇,如此既可不落强抢之名,又可吸引才子们主动归附。”
三位国君听后眼睛一亮,纷纷觉得此计甚妙,当下便决定按东方朔所说筹备第二轮比试之事。
在黑夜的另一家旅馆内
刘,唐,蜀三个诸侯国君也在商讨着,把参赛学子吸引去大唐。
大唐最为太平,最为安稳,最为繁华。
李世民说
“安置于大唐,最是活不过\"
刘邦说“那该如何将他们引进来\"刘备摸着胡子沉思道:“我们可对外宣称,我蜀汉之地有奇异宝物现世,此宝能助文人雅士才思泉涌,定能引得那些学子前来探寻。”
“哼,这等谎言若是被拆穿,岂不是有损我等声誉。”刘邦不屑地撇嘴。
李世民却眼前一亮,“此计虽险,但并非不可行。我们只需安排一些似真似假的线索,再让城中之人佯装无意间谈论此事,不怕那些学子不上钩。”
正在这时,探子来报,说是纣王等人那边准备开展第二轮比试,并会在比试中展现各国对待贤才的诚意。
“看来纣王他们也是不甘示弱啊。”刘备皱眉。
“无妨,我们双管齐下。一边散布宝物传闻,一边挑选口才出众之人混入纣王那边的比试场地,偷偷向学子宣扬我大唐(蜀汉、大汉)的好处。”李世民自信满满地说道。
铜雀台上,每个诸侯国君都打着喷嚏,显然都没睡好,曹操他安排自己的儿子曹植
开始百家之辩,众人相视一笑,当下各自分工,准备曹植站在铜雀台中央,风度翩翩,开口便是一番宏论。
台下的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不少人眼中露出倾慕之色。
然而,就在辩论进入高潮之时,台下忽然传来一阵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