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母,“他们三个年龄都差不多,盼娣也应该读书的。”
“等明年姐姐姐夫自己出来单干就可以一起去读书了,现在两个孩子负担大。”
秦父秦母也理解。
一个孩子读书都是几百块,比老家那边贵多了。
老家幼儿园才几十块。
秦乐阳把洗衣槽的水管安装好,这样洗衣服洗头都方便了很多。
秦母舍不得用洗衣机,就喜欢在洗衣槽手洗衣服。
转眼到了九月一号,秦父秦母也已经熟悉了这边的生活。
这天毛织厂放假,秦乐阳一大早就过去接他们了,当然不是开车去的,因为五人座的车子,根本坐不下九个人。
是坐公交车去,然后又带着他们坐公交车回来的。
“三叔,你们来这边这么久,到镇上来玩儿过没有?”
秦三叔摇头,“没有,我们一直在厂那边,都不知道怎么坐车,怕找不到回厂的路。”
“以后就可以坐这一班车到镇上,你们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多出去逛逛,外面还是很热闹的。”
秦乐民两兄弟,“我们就在厂附近逛过,还没有来这边,二叔二婶来这边还习惯吗?”
“习惯,这边就是热了点,但我租房子那边有荔枝树遮住一些太阳,也还好。”
秦苗,“招娣盼娣在你们哪里调皮没有?”
“二姐,以后找昭昭盼盼,要多说,不然被她们同学知道,会笑话她们的,她们小孩子适应得更快,你们别担心。”
秦苗这次还带了一些给孩子们买的衣服。
“对,昭昭盼盼。”秦苗还跟其他人说,“以后我们家招娣叫昭昭,盼娣叫盼盼,是学校老师让改的。”
其他人也点点头,确实应该改名字,叫那个名字被同学叫出来,就会很容易被嘲笑。
秦大嫂,“看看昭昭在这边读书怎么样,要不然我们把小君小飞也接过来上学好了。”
做母亲的都想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把孩子留在家里当留守子女?
秦苗,“大嫂,你们家小君小飞在家里有人带,我们家是没有办法,昭昭爷爷奶奶眼里只有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