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三年秋末,济世堂密室。
沈明轩和马尔科斯正在借着油灯细看一份从澳门加急送来的信件。张若兰则在整理白衣堂传回的情报,思雨在一旁记录。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糟。\"马尔科斯指着信中的关键词,\"那批所谓的"养生圣药",据查是由几个臭名昭着的药贩子联手制作。他们在欧洲就常常用劣质药材冒充名贵药材。\"
\"最麻烦的是这个。\"沈明轩指着另一段文字,\"他们在药中添加了一种叫"魔罗花"的植物,据说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成瘾。\"
张若兰神色一凛:\"这岂不是要让太后\"
\"正是。\"沈明轩沉声道,\"一旦太后服用成瘾,他们就能借此要挟,甚至影响朝政。\"
思雨突然开口:\"父亲,您看这个。\"她指着显微镜下的样本,\"我把您给的几种可疑药材都做了检查,发现它们的结构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断肠草"很相似。\"
沈明轩凑近观察:\"好眼力!确实相似。这说明这些西洋药材虽然来自异域,却与我们的某些本土毒草是同科同属的。\"
\"这倒给了我一个想法。\"他转向马尔科斯,\"既然药性相近,我们是否可以用中医的解毒方法来对付它?\"
\"用中医解毒方法?\"马尔科斯来了兴趣,\"具体要如何操作?\"
沈明轩取出一本《本草纲目》,翻到记载断肠草的页面:\"我们祖先在对付这类毒草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解毒方案。首先要了解它的"性"与"味"\"
他一边解释,一边让思雨取来几味药材:\"这是我们常用的解毒药,菊花、甘草、黄连\"
张若兰接过话题:\"中医认为,毒性再烈的药物,都有其相生相克之理。关键是找到平衡点。\"
\"就像欧洲医生常说的剂量原理!\"马尔科斯恍然大悟,\"任何物质过量都是毒药,适量则可成为良药。\"
\"正是这个道理。\"沈明轩展开一张白纸,开始绘制配方:\"我们可以用中医的君臣佐使理论,将解毒药材合理搭配\"
思雨已经开始按父亲的方子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