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康熙的太子害死了端敏公主三岁的长子。
当然这不能全怪他。
近亲结婚对后代太不友好了,那个孩子本来就弱。
然而在清代这叫亲上加亲,可以防止家业落入外人之手,是最好的婚事。
端敏公主是蒙古贝勒绰尔济的外孙女,她的丈夫是绰尔济兄弟满珠习礼的孙子,血缘太近,所以她一直难以有孕,生的孩子也不结实。
太子并没做太出格的事情,他才十岁,被康熙惯的不大懂常识,硬带着端敏公主的儿子出去跑马玩儿,奴才们哪里敢拦将来的皇上,结果那个孩子就因此感染风寒,没有撑过那一年的冬天夭折了。
康熙对赫舍里皇后舍命生下的二儿子特别护短,虽然明知他不对,也没有硬逼着太子上门道歉,再加上端敏公主早些年给他难堪,最后竟然只是派裕亲王去吊丧。
之后的故事,满京城嚼了三年舌根。
端敏公主一身素服,捏着把锋利的宝剑,差点把裕亲王的唯一能看见东西的左眼给戳瞎。
科尔沁和康熙正式翻了脸。
一征噶尔丹的时候,康熙进驻蒙古博洛和屯督军,为了息事宁人派使者去传召过端敏公主,给她个台阶下,结果使者连达尔罕王府的门槛都没迈过去。
一直到海枫难产去世,端敏公主都没能再次怀孕。
那一年,她都四十三岁了。
太子,从来没有道过歉。
海枫就是想把这个故事的反派换成噶尔臧。
当然,在保证那个三岁孩子的性命前提下。
也不用真的出去跑马什么的,只要有类似举动,再派个人中途拦下即可。
喀喇沁再好,也不及科尔沁地位的一半。
康熙又不傻,自然会趁这个机会训斥下噶尔臧王子,修复修复和端敏公主紧张的关系。
再者,达尔罕王府是孝庄的娘家,就算碍着她的面子,这么严重的一件事,也不能轻轻放过。
这事只要能把定婚事的时机拖一年就算成功。
一年里会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孝庄想在蒙古算计一个人还不容易,重点是得做到让人看不出来。
海枫和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