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别人也会送。
也不知道自己不在身边,他能不能抵制住诱惑。
济兰忽然感觉自己有了个正经的差事,抛下女儿出宫的负罪感,略微减轻些。
又说了会儿闲话,宜妃就进来喊济兰更衣。
“正好陈先生要出宫,就借她的马车,不那么打眼。太皇太后娘娘在贞顺门安插了自己人,姐姐你就打那儿出去。”
海枫用一件猞猁皮缝的斗篷,把济兰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包裹起来。产后不能见一点风,现在可是秋天,寒意入骨髓。
手炉脚炉也都预备上,马车里也备有炭火。
陈淑怡让济兰先上车,自己坐在外侧,把她挡住。
“郭贵人尽管放心,我如今在侍卫里头也有点名气,他们都知道,我不好惹。没人敢多事掀开我的马车查验。怎么说,我也有个望门寡的名头。”
济兰忍住没哭,还勉强笑了笑,透过马车的窗户,最后叮嘱女儿。
“遇事别冲动,听太皇太后娘娘的主意。和姨母少置气,她没有恶意的,就是嘴巴快,不走心。”
宜妃泪眼汪汪的,紧紧捏着济兰的手。
“姐姐,到了千万给我们来信。姑祖母照顾你,我信得过。回头等皇上消气了,不计较了,我就叫阿玛和额涅去巴林看你。总有能回家的那一天。”
再磨蹭下去,宫门都快下钥匙了。
陈淑怡没有插话,而是捡起鞭子,在拉车的马背上,抽打几下。
车轮缓缓转动,济兰终于出发了。
海枫没追上去,倒是宜妃紧跟着车,送出去好远。
没有什么不舍的。
离开这里,母亲才能活得有尊严,不必整日低声下气,仿佛做错了事一样。
母亲什么过错都没有,给康熙生儿育女,不争不抢,嫌弃她嫁过人,当初就别召幸。
总有一天,自己也能风光大嫁,离开紫禁城,然后和母亲团聚。
总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