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而和他们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想到后世定然是不少典籍都失传了,他们都想要多放点经史子集进去,后世人挖到还能看看呢!
……
“隋唐时候的墓我们会经常看到一种叫做俑的陪葬品,像燥、井之类的明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俑。”
“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因,风气也趋向于享乐,所以陪葬的俑里也多是反映这类的事情,比如说有奏乐俑、舞俑,不只是这些,还有外出仪仗俑、阵墓俑等等。”
天幕上,那一个一个憨态可掬的陶俑人还依稀可见当年的一些颜色,舞俑被展柜上面的灯光投射下来,那动作似乎真的只是被框住了一瞬,总让人觉得下一秒她还会继续舞动一般。
哪怕过了千年,依旧可以看出那动人的样子。
似乎就差了音乐了。
隋唐以前的人看着那陶俑也不免赞叹,其实他们也有些时空有陶有俑了,只是一个时代不同一个时代,唐之后调制的釉料很鲜艳,在光下细看,甚至还带着一些微光,和前面时代的陶器用的釉是不一样的。
“是不是很好看?”朱清谷也有些赞叹,“如果之后等我有空了,我带大家去博物馆看看这些文物,就当做是我带大家云游博物馆了!”
[好啊好啊,我都没去过别的城市,要是能够看见更多的这些东西,真的很棒!]
[也可以带我们出去逛逛,或者是在户外直播也很不错。]
户外直播?
朱清谷也有点心动,最好是去一些有名胜古迹的地方,也可以讲讲和名胜古迹有关的历史故事,正好和风景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古今结合的瑰丽辽阔。
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估计要等到放寒假的时候?
朱清谷暗自把这件事情列入了计划当中。
“隋唐五代之后,具有华夏特色的地面建筑风格已经趋近成熟,地面建筑所有的斗拱已经十分精巧,这同样也影响到了地下的墓室建设。”
“宋以后得砖室墓里也出现了大量的木制结构,而这个时候的陪葬品也多有变化,主要是陪葬品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了,代替陪葬品的则是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社会活动以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