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她便不紧不慢朝村里走去,走出老远才伸出胳膊背对着邢东阳挥了挥,“谢啦——”
邢东阳站在原地愣了半天,这姑娘……还真是变了。
云山村是个大村,村里人口多,住得也密集。
临近年关,地里没啥活,不少人在房前屋后晒太阳,或是手里拿着点活计聚在一起边做边咵天。
苏桐原本可以跟着拖拉机再往前坐一段路,但是她也想直白地感受一下原主在村里的“待遇”。
果然一路走来,发现看见她的人不少,却鲜少有人和她打招呼。
有没认出来的,也有认出她来便立马避开眼神神色怪异低头窃窃私语的。
苏桐倒不在乎她受不受欢迎,她只是有些奇怪,一个小姑娘何以会落下这么一个不祥的名声,而且这么的深入人心。
这个年代的农村虽说仍保守,但封建迷信也打击得厉害,大部分人思想都开放了,能接受新鲜事物,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像这样全村上下一起迷信的还真是让人有些费解。
苏桐不紧不慢地穿过村子,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和记忆里的一一融合。
原主的家在村子中部,到了家门口时,她没急着进去,绕着屋前屋后先转了一圈。
这年头都是黑乎乎的土砖房,格局都差不多,一间堂屋三间正房。
吴大山家还算条件不错的,房子盖得大,西屋分了前后屋,比寻常人家多出个房间来。
屋顶盖着土砖厂自制的青瓦,旁边挨着搭几间偏屋,部分盖的还是稻草。
和大多数住户一样,前面有个院子,后面圈了块菜地,屋前有棵大槐树,屋后有几株白杨和一片竹林。
苏桐原本以为她至少会看到一棵梧桐树,可是并没有。
梧桐树观赏性大过于实用性,在依赖耕地生存的乡下来说,又占地又挡阳光还抢养分,的确少有人种。
苏桐只是有些奇怪,她在前世的名字“苏桐”是外公取的,“梧桐”在别人的眼里是树,在外公的眼里却是药,梧桐树叶、根、皮都可以入药。
她出生的时候,外公还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小梧桐树,陪着她一起成长。
同样的,她的哥哥“苏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