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的建筑有着典型的民国风格,大门上方挂着一块有些陈旧的招牌,招牌上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在风中微微摇晃着,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岁月沧桑。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不算多,每个人的神情都显得颇为严肃,有的眉头紧锁,似乎在担忧着信件能否顺利送达;有的则目光闪躲,怀揣着各自不为人知的心事。
走进邮局,里面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地面铺着的石板有些磨损,石板与石板之间的缝隙里还积着一些灰尘,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大厅的一侧是一排长长的柜台,柜台后面坐着几位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处理着各种业务。有的工作人员正仔细地分拣信件,他们的双手在堆积如山的信件堆里快速地翻找着,按照不同的收件地址将信件分成一个个小堆,动作娴熟却又带着一丝机械性;有的则在给前来寄信的人称重、贴邮票,一边操作着秤砣和胶水刷,一边耐心地给寄信人解释着邮资的计算方式;还有的在登记收件信息,手中的钢笔在厚厚的登记簿上不停地书写着,发出“沙沙”的声响。
另一侧则摆放着几张桌椅,供人们填写信件或是稍作休息。桌椅的表面也有着不少划痕和污渍,显然是被众多人使用过留下的痕迹。大厅的角落里,还摆放着一个大大的邮筒,邮筒的漆皮已经掉了不少,露出了里面生锈的铁皮,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人们将一封封承载着思念与希望的信件投入它的怀抱。
林方俊和嫣红不动声色地找了个空位坐下,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林方俊看似在整理自己手中的信件,实则目光一直在悄悄观察着柜台后的工作人员。他注意到,有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庞还稍显稚嫩,可那动作却显得有些慌张。在分拣信件的时候,他时不时地会抬头向四周张望一下,那眼神快速地在大厅里扫视一圈,然后又赶紧低下头继续手中的活儿,仿佛生怕被别人发现什么似的。而且,每当有同事靠近他所在的分拣区域时,他的身体都会不自觉地微微一僵,手上的动作也会短暂地停顿一下,等同事走开后,才又恢复正常的分拣速度。
嫣红也留意到了这个细节,她微微皱眉,心中对这个年轻工作人员起了疑心。趁着起身去咨询寄信事宜的机会,她挎着篮子,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