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建议构建一个特殊的能量隔离场,避免水晶球的干扰能量影响仪器设备,从而能够更稳定地进行探测分析。
探索小队的队员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凭借着在古城中的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水晶球在不同场景下的能量表现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情况,为专家们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陆婷认真地向大家讲述着水晶球在大殿中释放出古城影像时的光芒变化,还有那虚幻影像中所呈现出的各种细节,试图帮助专家们更好地理解水晶球与古城文明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经过多次的头脑风暴和反复试验,专家们最终制定出了一套全新的研究方案。他们先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出与水晶球符文体系相似的虚拟模型,通过不断调整模型中的参数,尝试去匹配水晶球能量波动的规律,以此来寻找打开其能量核心的正确“密码”;同时,打造了一个由多种特殊材料构成的能量隔离舱,舱体内部设置了层层缓冲和调控装置,尽可能地削弱水晶球自我保护机制所释放的干扰能量。
在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进展得十分缓慢且艰难,科研人员们时刻紧绷着神经,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各种仪器,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就在大家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参数调整,使得虚拟模型的能量波动与水晶球出现了短暂的同步现象,虽然仅仅持续了几秒钟,但这一突破却给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科研人员们顺着这个线索,继续进行深度挖掘和反复验证,逐渐摸索出了一部分水晶球能量控制的关键节点以及符文所对应的能量调节方式。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喜地发现,通过特定的能量输入和符文触发顺序,可以引导水晶球释放出一种微弱但相对稳定的特殊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对周围的物质似乎有着奇特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物质的微观结构,使其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物理特性。
这一发现让整个科研团队兴奋不已,他们意识到这可能只是水晶球诸多秘密中的冰山一角,但已经足以开启一扇通往全新科技领域的大门。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特殊能量场的应用潜力,科研人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先是将一些简单的金属材料放置在能量场中,发现这些金属的硬度、韧性以及导电性等性能都发生了显着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