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提着一大包袱,里面多套一家三人的精美衣裳,一千银两,花的可值了。
曹康虞氏今日精神恍惚,好像又回到年轻时候,在京都锦衣街行过,那时候才子佳人,风华正茂。
曹康不由的拉起虞氏的手,气宇轩昂一路逛走,惹来不少侧目。
“买个丫鬟下人吧。”曹元道。看着父母犹豫的目光,曹元塞给曹康两张银票。
“一万多银两,咱家一辈子够用了。”考虑放在二老身上,恐惹祸端,曹元只给两千银票。
手捏两千银票,曹康瞬间腰椎挺直,气势起来了。
曹康年轻时候也曾纨绔潇洒,京都混的熟透。离开京都快二十年了,除了周围的人都陌生,遍布的街铺市集几乎都没变,市集还是那个市集,衙门还是原来的衙门。
“咱们先去衙门入户,元儿的户籍登记入册,再去牙行,买个仆妇伺候你母亲。”
发须几丝斑白的曹康有点错觉,仿佛自己回到二十年前,京都地头,如鱼得水。
先去银庄,换成大唐国小额银票,一堆碎银。再去内城的衙门,登记打点。
有银两打点,衙门书吏把曹元户籍登记入册在曹府,第二日自有巡检衙役去曹府校对真假。
听闻想买仆人,有衙役自告奋勇,领着三人,去了内城的一家官牙。
大户人家倾向于在官牙购买身份清白的仆人。仆人还要登记入册,签卖身契。曹康解释,众多的私人牙市,交易价格低,不稳定因素多。
在衙役帮助下,牙人马上安排去挑选仆人。当然少不了碎银打点。
一家人回曹府途中,叫了一辆马车。车上多了一位中年仆妇。
虞氏年轻时有丫鬟侍奉,当年曹府突生变故,流落到屏南县城,十几年的艰辛她早已习惯一个人把持起居。如今她觉得有一仆妇相助即可。
曹府,
有丫鬟赶忙去禀报杨氏,把府内二爷的变化告知。
杨氏大吃一惊,连忙拉着曹探来到小院子,见到衣着华丽的曹康一家。
“你们怎么可以买这么好的衣服,这可要花多少的钱。”曹探指责曹康道。看见曹康的衣裳比自己还华贵,曹探莫名嫉恨。
花自己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