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捐了赈济银两,就要留下名讳,以便立碑宣扬。
“曹元,昌护县人氏。”曹元名字留下,贯籍随便,讲了个之前路过的县城名称。
不是本县人氏,却掏巨资赈济山畅城,文吏有点不理解,还是记录了下来。
县主已经离去,留下典史安排事情。
典史是一名清瘦的中年文士,他叫住一位精壮捕头,“林捕头,找几个身手好一点的武师,把刚刚准备的吃食美酒送上山畅城西门外十几里处的山峰上,两位仙师三位家主在那。”
刚才有准备佳肴美酒,哪知二位仙师只停留半刻钟,便出西城了。
不知道两位仙师凿穿山峰需要多久,先送点吃的喝的上去,以免礼数不够,服侍不周。
提笼很大,里面摆放菜肴点心美酒。有臂力的武者提它上山,能保证笼里菜肴完好,所以需要武师修为武者。
“现在哪里去找人?”林捕头很无奈,衙役里面仅仅两位武师修为,加上他自己三人 除非去城防兵兵站叫人。
“三人凑合吧,我多提一笼。”
正要出去的曹元停止脚步,两修士要凿山?
曹元心生好奇,来到典史面前,“我可协助运送东西上山去。”
典史对曹元甚是好感,“可有修为?”
“武师巅峰修为。”曹元刚刚听到跑腿应需要武师修为。
典史大喜,正缺人手 ,就让曹元听从捕头安排。
很快,十几盘菜肴,茶水点心,水果美酒等,装在四个提笼里。
提笼树皮编成,圆筒状,内设三层,上有提环,还配个盖子。
精壮利索的捕头带着两武师修为的衙役,加上曹元一人。叫来四匹快马,四人上马,各手提着一提笼迅速出发。
马匹不能太快,捕头等四人手臂灌注内力,保持提笼不会颤动太大。
四匹快马很顺利出了西门,朝城池后方的山峦奔驰而去。
山畅城西边,有山峦叠嶂。
有五个人,一路上山而来。
五人正是三位家主,带着两位仙宗察巡使。
山腰处一小水潭前,五人站立不前。
黄家家主指着水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