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阿斗:我为建文大帝 > 第三十一章 海禁(1/4)
    “另外,朝廷将大力扶持辽东发展,十年内经济发展重心将逐步此移”

    阿斗刚说完这句话,顿时就后悔了。

    朝臣皆惊,纷纷出言反对。

    不行。

    江南不够富。

    “陛下,千万不可如今,大明初立,中原疲敝,此诚危及存亡之秋”这时候方孝儒实在是看不下去,连忙出来劝阻。

    “幸得诸王扬威于域外,忠贞之士忘身于外者……”

    巴拉巴拉一大段。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陛下你不要再作了,大明朝经不起你这样的折腾,您有什么想法?可不可以在朝廷公布之前先跟我们商量商量?

    您之前为了声望讨伐北元也讨伐了朝廷也亏钱了,你也获得了名声,该消停了吧,就算是接纳这些内迁的蒙古人。

    也是,绝对没有必要重新树立一个所谓的辽东大都护府。

    这将影响你帝王的权势的。

    “诸卿可有本要奏。”

    皇帝不听劝,他们这些臣子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

    “启禀陛下,臣雷虎有本启奏,前段时间,查获一处贩卖私盐团伙,获利200余万两银子,并根据这火炎患者的线索查询到了方国珍旧部。

    “什么”

    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奇闻。

    要知道在元末大起义的浪潮之中,方国真可谓是第1个弄潮儿,作为显眼包,方国珍凭借着海战之术,七战七劫几次打退元朝以及其他义军的进攻。

    由于方国珍一家过于生猛连续打退元朝。

    元朝几次想要招降他,结果没想到这老六降而复叛,叛而又降。

    关键每次都击退了元朝的进攻。

    只能说不愧是蒙古人,通晓马战而不知海战,无奈元朝为了安抚这方国珍一家只能每次都给他加官进爵。

    不少民众在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也感到羡慕。

    觉得他也行我也行,于是争相投加入海盗阵营,其中有一个大聪明叫张子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给方国珍指点扫荡大元的战略,只不过方国珍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最后,带着一家老小归顺了朱元璋。于洪武七年去世。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