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先生今日似乎状态不佳啊,究竟发生了何事”
刘三吾远远地便向孔讷打起了招呼。
孔讷冷哼一声道。
“碰到了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居然夸下海口,妄图造福世间百姓……”
“呵呵,此事不谈也罢!”
说完,孔讷认真的对刘三吾说道。
“刘夫子,这篇道德经的思想,可以公之于众了。”
刘三吾面露喜色。
“当真?”
“当真!”
孔讷笃定的点了点头,又急切地追问道。
“刘夫子,您之前说这思想并非由您提出,而是另有高人,能提出如此颠覆性的治国理论,此人必定是位非凡之才,您现在能否告诉我,这位高人究竟是谁了吗”
孔讷对这位能用更深层的理论,去阐释治理大国如烹饪小鲜的开创者,深感敬佩!
当初刘三吾向孔讷透露道德经中的新学说时,孔讷简直惊呆了!
他们一直在讨论,重新定义《道德经》的含义,并计划推翻旧有的理解,将这一新思想公之于众。
孔讷明白,一旦这种新思想被推广,提出它的人必将名留青史!
他心生羡慕,渴望能与之结识。
刘三吾摇了摇头。
“成败尚不可知,一切待推广之后自有分晓。”
“若此计划得以实施,老夫定会向孔夫子引荐此人。”
孔讷面带微笑地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有老夫出面,文人界定会接纳此理论,刘夫子您就放心吧!”
刘三吾拱手致谢。
“孔夫子高义!”
朱元璋正在审阅奏折。
最近几日,宁波和淳安两地官府几乎被朱元璋彻底清洗,罪证确凿,再加上以孔讷为首的文人猛烈抨击,根本无人对此提出异议。
除了宁波和淳安两地,还有几个地区也被发现了有账目造假的情况。
都察院随后又派人下地方进行调查。
一旦发现异常,朱元璋绝不留情。
慢慢地,朝廷官员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朱元璋是以户部的账目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