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正特地找到了张启。
也许是因为滕王阁事件,他个人对张启有些愧疚,想带他一起搞些事情,缓和一下关系。
快活林后院的房间里,张启与王举正面对面的坐着。
“张启老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大宋的经济情况是越来越好了。”
“王公子,此话还真不假,我现在什么都不干,天天躺在床上睡觉,都已经有赚不完的钱了。”
张启非常自豪的说出了这些话,若是放在早几个月,恐怕王举正也会羡慕一番。
可如今不一样了,王举正通过运作交子铺,每个月的流水都有上千万贯。
“呵呵,张启老弟,这次朝廷可是印发了五千万贯的交子票呢!相当于去年整个大宋税收的一半,若是运作得当,今年年底的税收估计还要上涨。”
对于王举正的这番话,张启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他认为朝廷连年增发交子票不是一件好事情,经济是带动了不少,可这也使得部分物品的物价也上涨了。
看似百姓赚的钱更多,实则实际购买力反而在下降。
起初发行交子票的本意是为了使贸易结算更加方便,但随着市面上的交子票数量越来越多。
无论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觉得使用交子票简直是太方便了。
以至于每个人出门都会随身带着不少的交子票,随时随地的消费。
交子票的过渡使用,也使得老百姓手里根本存不住钱。
这一点张启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别看张启现在也是有用不完的钱,可几乎全都是交子票,铜钱只有几万贯。
“哈哈,张启老弟,这个你真是无需担心,交子票的背后是朝廷,区区几千万贯还不至于兑换不出来。”
“王公子,话是这么说,可刚才你也说了,朝廷去年的税收已经接近一万万贯,可最后的存款不也只留下了一千万贯么?若是发生集中兑换事件,朝廷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
王举正目前已经被交子票冲昏了头,虽然他也考虑过这个事情,可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之下,贸易流通如此健康,怎么会出现集中兑换的事情呢?
“张启老弟,你还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好